本網訊(王安怡) 以質量為主題的各類培訓和“各級人員上講臺”活動場場爆滿,專項“合理化建議”匯聚了全員開展質量創新的“金點子”,“小貼士”、漫畫及展板等多種宣傳形式吸引了員工們的關注。
借著今年“質量月”的東風,中國兵器北化研究院集團甘肅銀光化學工業集團有限公司通過以點帶面的方式開展質量提升行動、構建風險分級管控和隱患排查治理雙重預防機制、群眾性質量教育活動,補短板、強弱項、固優勢,創新活動路徑,展現銀光品牌魅力。

質量提升全面改進
銀光集團將質量提升作為一項長期性、系統性任務來抓,圍繞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的研發與應用,質量技術前瞻性布局,質量技術創新等方面開展質量提升工作。
今年年初,銀光集團梳理本部質量攻關改進點,制定了23項課題,通過責任到人、季度總結、專業評比的方式,保障各項課題按進度開展。今年9月,銀光集團“質量曝光臺”機制已投運兩年。該機制運行以來,企業通過文件、網站、宣傳看板等途徑每月公示正反兩面的質量典型案例,以定期檢查、及時獎勵、嚴格考核等方式,確保問題立行立改、成果有效推廣。
在搭建質量提升平臺的基礎上,銀光集團建立了“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質量網格化管理,將質量提升工作變為人人參與的重要任務。以崗位、工序、操作環節或操作責任區域為網格單元,制定網格單元控制指標,在每個單位設立一線操作工——技術管理人員——單位主管領導三級網格責任人,明確職責分工,每個網格單元責任到人,建立健全崗位有責、人人有責、各負其責、鐵腕問責的全員質量責任體系。

質量風險防患未然
登陸MES平臺,各項質量數據、不合格控制指標、過程控制參數等內容以報表、圖表等形式清晰地展示出來。這是銀光集團通過“線上監管”的方式,落實風險分級管控和隱患排查治理雙重預防機制。
銀光集團將“木桶定理”運用到質量管理中,從風險管控和隱患排查兩方面補齊短板。按照“事前預防為主”的思路,企業將質量風險點分為三級,按照“確定風險因素、明確風險評估、風險分級管控、產前風險預案、管控經驗推廣”六個步驟,形成風險管控臺賬,再進行質量隱患排查治理,形成治理清單。為做好“事中事后監管”,企業建立“質量隱患‘攻堅戰’+常態化治理”的隱患排查治理模式,健全質量監督檢查機制,逐級、定期開展質量隱患排查,實行班組日查、單位周查、公司月查。目前,銀光集團已經建立起了“從源頭到終端”完整的質量風險防控鏈,質量損失成本和問題數量較同期相比下降,產品質量的一致性和穩定性提高。
開展“下道工序是上道工序的用戶”活動,是銀光集團檢驗隱患排查成效的“試金石”。在各單位間形成“用戶鏈”,從原材料采購開始的產品生產全過程,由上道工序填寫質量“傳遞卡片”和鑒定證書等單據提交至下道工序,每季度開展下道工序用戶滿意度調查。

質量教育人人重視
銀光集團以“質量至上、誠信致遠”作為質量理念,廣泛開展全員質量教育活動,營造“人人重視質量、人人狠抓質量、人人改進質量”的氛圍。
銀光集團常態化開展QC質量攻關活動,激發一線員工的內生動力。通過對反應釜進行改進,延長了該設備的使用壽命,節創300余萬元;開展在線檢測技術研究,實現關鍵工序分析檢測連續化、自動化、無人化……一個個誕生于基層一線的“QC”成果,讓該公司收獲頗豐,每年百余個QC小組覆蓋企業生產經營各個環節,今年,銀光集團獲評甘肅省2024年度質量管理小組活動優秀企業、質量信得過班組建設優秀企業,24項QC成果獲得兵器工業集團及甘肅省榮譽。
每年,銀光集團會通過專題培訓、成果分享會等多種形式,推廣“QC”小組先進做法,開展“質量信得過班組”建設、專項合理化建議等群眾性質量教育活動。同時,該公司對現有質量管理模式和質量工作開展情況進行調研,構建“三個一”質量課堂:公司領導與產品質量相關部門負責人主講一堂質量課、各單位每月至少開展一次群眾性質量管理小組活動和一次集中專題學習教育活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