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海上絲綢之路城市影響力市長交流大會將于本月29日至12月1日在溫州舉行。大會期間,我市將舉辦海絲之藝——工藝美術創新之道交流暨展覽活動,這次活動有哪些看點呢?
簽約《中法工藝美術交流合作框架協議》
助力溫州工藝美術事業從地方走向世界
作為2024海上絲綢之路城市影響力市長交流大會“1+5+N”活動框架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手工藝50人論壇”2024智庫年會已于本月16日至17日成功舉辦,來自世界各地的手工藝專家、學者和行業精英等齊聚一堂,共同探索手工藝產業的發展新路徑。
溫州源遠流長的非遺文化和百工技藝,是這一世界級峰會結緣這里的首要因素。此次大會圍繞“設計、時尚、品牌、產業”,現場發布“手工藝50人論壇”《2024溫州共識》,該共識秉承“藝術當隨時代,手藝當領時尚”的理念,強調設計賦能創新、時尚引領創新、品牌驅動創新、產業轉型創新,簽約了《中法工藝美術交流合作框架協議》,進一步助力溫州工藝美術事業從傳統走向現代,從才華走向市場,從藝術走向生活,從地方走向世界,給大家帶來了一場共聚智慧、共享平臺、共創未來的文化盛宴。
工藝美術作品展分為4個區域
展示海絲沿岸城市特色“寶貝”
大會期間,溫州將舉辦“海絲之藝”工藝美術作品展,計劃征集100件作品。市工業與能源集團相關負責人介紹,“海絲之藝”工藝美術作品展分為4個區域。經典展示區,展示中國工藝美術大師的精品力作;創新發展區,展示溫州特色工美文創產品以及創新工藝品;海絲之路區,展示溫州各地區與海絲主題相契合的工藝美術精品,還有海絲沿岸城市的特色工藝美術品;石刻印象區,展示歷史石刻展品。
在海絲之路區,石雕作品《溫州二十四節氣》展現了豐富的溫州民俗。浙江省非物質文化遺產石雕代表性傳承人陳順德介紹,這是一套反映溫州地域文化與自然風貌的系列藝術作品,以二十四節氣為創作靈感。作品由四件獨立的石雕組成,每一件石雕都代表著一個季節的六個特定節氣,從立春開始,到大寒結束,全面覆蓋了四季的循環。他表示,通過對二十四節氣的全面展現,讓觀眾領略溫州四季的更迭和自然的魅力,深入了解溫州豐富的農耕文化、海洋文化和民俗風情。
浙江省工藝美術大師、市工藝美術研究院黃楊木雕研究所所長楊華春的木雕作品《永嘉學派》也將在海絲之路區展出。楊華春說:“‘永嘉學派’是溫州獨一無二的文化金名片,攜這件作品參展是希望借助我最熟悉的木雕傳播溫州歷史,讓更多人了解雕刻技藝。”該作品選取永嘉學派不同階段的十一位代表人物立于卷軸之上,每位學者姿態各異,將歷史場景一一呈現,讓觀者仿佛置身于那個思想激蕩的年代。作品融合中國傳統木雕技藝與現代審美理念,以精湛的雕刻技法、結合黃楊木的溫潤色澤與細膩紋理,賦予作品古樸典雅而又溫潤如玉的質感,使歷史人物躍然于木上。
除此之外,還將有甌塑、甌繡、漆器、彩石鑲嵌等來自溫州的工藝美術作品會在展區中亮相。
重點推動“三甌兩雕”特色工藝
與服裝、鞋革、箱包等產業合作運營
溫州作為傳統手工業名城,歷史上曾形成陶瓷、造船、造紙、漆器、織染、印刷、甌塑、甌繡等全國領先的傳統工藝。溫州工藝美術是宋韻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現有10大類127個品種技藝,4個項目入選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非遺名錄,13個品種技藝列為國家級非遺,29個品種技藝列為省級非遺。
去年,溫州成功創建“中國工藝美術之都”,成為繼福建泉州、廣東潮州之后全國第三個獲此殊榮的城市。一年多來,溫州聚焦聚力做好規劃引領、產業集聚、平臺聯動、人才引育、對外交流等工作,不斷推動工藝美術高水平高質量發展。
下一步,溫州將加快建設甌窯、甌塑、甌繡、樂清黃楊木雕、泰順石雕等具有溫州特色的工藝美術產業集群,加緊提升溫州工美大師樓、中國泰順石產業城、永嘉工美文創園三個重要產業集聚平臺能級,加緊推進浙工貿創意園、永嘉甌窯小鎮、樂清藝雕小鎮等平臺建設,重點推動“三甌兩雕”特色工藝與服裝、鞋革、箱包等產業合作運營,進一步打造具有溫州辨識度的工美品牌矩陣。 |